contentstart-第750章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
温太守与石大将军的会面很自然的不欢而散了。冉明为了避免在魏国形成事实上的藩镇,就在制度上着手。各地驻军,平时无权过问地方事务,同时,地方太守、刺史也无权过问军方事务,双方是互不干涉。
所以,温太守不怕得罪石大将军,同样石大将军也不怕得罪温太守。这个时期魏国的地方官不像宋朝,管着军权的钱粮,可以托军队的后腿。温太守没有办法,只得向各士绅大户寻求帮助。
但是汝阴郡和别的地方不同。黄易曾经写过一部武侠小说叫《边荒传说》,虽然这部小说是杜撰的,但是有一点写得很正确。在淮水和泗水之间,有一大片暰横数百里、布满废墟荒村、仿如鬼域的荒弃土地:南方汉人称之为“边荒”,北方胡人视之为“瓯脱”。名称虽异,但肯定是当今之世最独一无二的地方:因它既是良民裹足之地,却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。
真如黄易描写的一样,这里不会有什么士族门阀涉足,同样,即使是豪强,他们在钱粮方面也实力有限,他们需要养活自己的私兵,本身就没有多少积蓄,温太守并非没有号召力,在他的号召下,汝阴大部分士绅也纷纷解囊,只是随着魏国的商业兴起,农民有了选择,在负担太大的情况下,大量佃户选择做工,也不愿意租种地主的田地。所以,地主为了留住佃户,不得不与商贾抢人口,大部分地主选择了让利佃户,普遍田租都降至三成以下,更有甚着在一成半左右。
况且大量的南洋稻米涌入魏国,造成粮食价格非常低廉,地主的利润自然非常小。地主的日子不好过,就算想支持温辉也是有心无力。温辉费劲了口舌,最终得到了五千余石粮食。那些魏国商贾倒是非常钱,即使没有粮食,可以用钱去买。不过温辉不敢乱动,只要稍大一点的商贾不仅向国家交税,还有冉明的干股,收拾他们就是跟冉明抢钱,除非温辉的脑袋进水了,否则他也不敢轻易去动那些商贾。
无奈之下,只要一边向急报向中枢求援,同时削减流民的粮食供应。从最开始的一日三餐,三天一荤,尽管只是每人半尺长的鱼干,或者是魏国百姓都不吃的肥猪肉,可是晋国的百姓日子苦啊,别说是普通百姓,就算是中小地主,他们也不能保证天天有肉食供应,对于魏国的招待非常满意,尽管他们不是接受免费的午餐,需要自己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换来食物,但是这些流民是非常感激魏国。
后来,十几个流民安置点的三餐改成了两餐,但是苦惯了的晋国百姓也没有怨言,乱世人贱如草芥,能够饿不死他们已经很满足了。渐渐的变成了两餐干饭变成了粥,稠粥变成了稀粥。两餐稀粥,最多一泡尿就没有了,即使不用干活,那里饿得肚子一阵抽搐。
相城是汝阴郡的郡治,在城南郭五里,有一处大营,这里就是晋国流民安置点。所有从晋国逃过来的流民都在这里。五千石粮食,也不过六十万斤,听上去这个数量不少。可以是面对仅仅汝阴一郡就涌进超过三十万老弱妇孺,这点粮食每个人分摊下来,不过人均两斤。
一度人可以容纳数万人大营,此时人满为患了。这里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,别看都是苦哈哈,但是这些苦哈哈也有三六九等。在大营里有一队魏国士兵负责维持秩序,还有一个小官吏负责管理。
现在魏国没有小吏了,他们统称为**,拿着国家俸禄,也是吃皇粮的官家人,自然高高在上。汉人是一个以宗族为单位生存的群体,每一个宗族大小不等,多者数百上千人,小者也是几十人。最次是那种独身一人逃过来的人。
红日初升,流民安置营的一天开始了。甘牛儿睁开眼睛,从睡梦中醒来,梦里的白米干饭还在眼前晃悠,肚子里却饿的一阵阵抽痛,让他立刻回到了现实中,连忙向旁边的铺位伸出手,摸了摸狗蛋的额头。
他和周狗蛋都是晋国禁卫军的士兵,甘牛儿还是一个什长。狗蛋是他同一个什的士兵。还好,狗蛋的额头没那么烫了,又熬过了这个晚上。
甘牛儿非常倒霉,他们一个什十二个人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,被无意间打散了。五个会操舟的被魏国新建的水师拉走了,魏国水师正卒战兵,每个月一千钱的工钱,每年冬夏四套常服,还有五十亩的军职田,这五个人恐怕不会再回来了。他们会不会出卖自己,恐怕也只有天知道了。
还有三个会木工手艺的,也被两家商号招走了,承诺工作五年就给他们分房子,每年万钱的工资,这个诱惑也非常大。陆六郎和刘柱子倒是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,他们刚刚蛊惑了几十名流民,准备趁机夺取看守魏军士兵的武器,发起**,结果被流民告密,还没有来得及实施,就被魏军士兵冲进来抓走了,从此下落不明,生死不知。
现在他身边只有狗蛋一个人了,偏偏狗蛋还得了伤寒。伤寒在这个年代可是要命的病,不是容易可以医治好的。
狗蛋这个时候还在昏睡,甘牛儿看着昏睡的狗蛋长长的叹了口气。他是建康良家子弟,所以入选了禁卫军。在这个时代良家子非但是指身世清白的人,还要有一定的资产,遵循伦理纲常,是从事正当职业的人。在这个时代良家女是选秀的主要来源,良家子则是禁卫军,以及在官府为吏,免除赋税等特权。古代的政治地位上是士农工商,而家子则指自耕农和中小地主。
甘牛儿也是这个阶级中的一员,他是兄弟三人,家中拥有一百五十余亩地,还有一套占地在三亩左右的宅院,在这个时代他们是晋国的中坚力量。
就在这时,一名负责执勤的流民手拿木棍,挑掉门上挂着的草帘,屏住呼吸急退两步,然后狐假虎威地吼道:“还他娘的挺尸呢!赶快出来点数!”
冉闵废除了吏员制度,让书吏、衙役捕快,仵作、狱卒等人员吃上了国家饭,成为正式的国家**,当然不会像以前一样没有固定的编制。现在下县三班衙役只保留三十二人,中县四十六人,上县也不过五十二人。甚至还没有一个乡镇的**队伍大,平时还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作,可是一旦遇到突发事件,人手就不够用了。
这不,他们就临时在流民中挑选一些人,负责帮助管理,这也相当于后世的协管员,临时工。人们都会有一个心理,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珍惜。像这个协管员,就是为了好好表现,所以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流民,态度非常恶劣。
凌冽清凉的空气突然涌了进来,竹棚里响起一阵激烈的咳嗽声,就像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合唱。狗蛋咳的最厉害,胸腔像风箱般迅速颤动着。一张脸面红耳赤。仿佛下一刻就会断气。甘牛儿用力捶打他的后背,好容易倒过这口气,又帮他穿衣起身。
人员集合后,开始点名,点名过后。几个斯养(注,斯,读作‘厮’。养,去声。奴仆辈也。)抬着抬上来几个大木桶,桶里面的稀粥只见水不见米,几乎能照出人影,流民们拿着自己的吃饭家伙,排着队上前打饭。
清得可以照人影的粥,根本不顶饿。即使喝得再多,胃就像是一个大水袋,走起路来,自己都可以听到水晃动的声音。狗蛋是甘牛儿唯一的朋友,也是最忠心的属下。当初他们禁卫军奉命去岭南剿灭百越土著,若非狗蛋背着受伤的他跑了十几里地,肯定他当时就死了。然而,狗蛋此刻却喝不进去这稀粥。
甘牛儿狠狠的喂着狗蛋,然而喂多少狗蛋吐出来多少。就在这时一个别边的流民道:“哎,我说,别费力量了,这么就是浪费粮食,他已经不成了,这么吊着,对他来说也是受罪,不如让他痛痛快快的去吧!”
听到这话,甘牛儿的眼睛当时就红了。疯狂的吼道:“不要你们管!”
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,就会有斗争。流民因为魏国缺少粮食,所以发放的粮食越减越少,他们根本都吃不饱,现在只得用这样的稀粥吊着命。
但是狗蛋还是死了,那些流民分不清是病死,还是饿死的,他们下意识的把死亡原因定为饿死的,因为他们也支撑不下去了。
一个管事一看死了人,就冲几个帮闲道:“去那个尸体抬去埋了吧!”
几个帮闲就去抬狗蛋的尸体,甘牛儿不愿意,疯狂的大吼道:“他还没死,没死。”
帮闲道:“尸体都冰冷了,还怎么没死,看开点吧!”
但是甘牛儿死死的抱着尸体不松手,管事的一看尸体放在流民营安置营中就会引起恐慌,就冲几个帮闲喝道:“不要耽搁时间!”
一个帮闲上前抱拳道:“得罪了!”
说着不由分说就将甘牛儿拉开了,看着狗蛋的尸体被抬走了,甘牛儿却不知哪里生出的一股蛮力,蹬开两名拉着他的帮闲,从地上爬起来向那两名抬着狗蛋尸体的帮闲扑去,两名帮闲猝不及防,竟然被他一下扑倒了。
特别是前面的那个帮闲最惨,一下子摔倒在二米开外。甘牛儿其实此刻真没有想鼓动动乱的心思,只是意外发生了。这个帮闲怀里放了一个冷馒头,因为突然摔倒,而掉落了出来。一个饿极了男子看到馒头不分说,一个饿狗抢食就扑到了在上,把冷馒头抢在手里。也不顾上面沾满了泥土,就往自己嘴里塞。
帮闲帮助管事在流民营里做事,每天的报酬其实就是两个馒头,这一个馒头他没有舍得吃,因为他想留给他的孩子。一看自己馒头被抢走了,他顿时急了。高喝道:“别抢,那是我的馒头。”
然而,他不喊这句还好,一听到馒头两个字,周围原本没精打彩的流民顿时来了精神。一个壮实的汉子也跟着去抢,刚刚吃了一口馒头还没有来得及下咽的流民,发现自己的馒头被抢走了,也不示弱,顿时与其撕打起来。
二人都打着打着,没有发现馒头又被别人抢走了。这下动乱开始了,就像一个足球场,球在哪里,哪里就是激烈的战场,结果动乱的规模越来越大。流民在粮食充足的时候,其实非常老实,一个数千人的大营地,只留下一队士兵看守。这个场中几有几个魏国士兵,而且这也不是什么精锐,只是汝阴郡的郡国兵,他们拿起木棍挥舞着短棍劈头盖脸一阵乱砸,就在局面将要被控制时,甘牛儿想起了自己的责任。
他禁卫军士兵,尽管非常饿,但是他却在岭南剿土著的时候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。特别适合这种乱战,悄悄起身,扑倒一名魏国士兵,抢过棍子,向周围的人大喝道:“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,咱们反正早晚都会在这里饿死,不如抢他娘的!”
数千流民脑袋一热,蜂拥而上,一队没有甲胄和兵刃的魏国士兵根本不是对手,很快被动乱的人群淹没了。
流民叛军很快冲到伙房,尽管在削减粮食,这也不代表他们真的没有粮食了,而是粮食太少,需要定量发放。甘牛儿带领着流民叛军抢到了二百多石粮食,差不多人均还能分到一斤多粮食,这下流民好像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。很多流民都不顾生熟,抓起粮食,直接硬往嘴里塞。
在粮食的刺激下,这些流民就像是看到了血腥的鲨鱼,他们变得疯狂起来。
流民营暴发了动乱,这让温太守得知消息后非常惊讶,不过他手里的兵马太少,无法**下去,就去寻找石越帮助。石越敢以军事为主糖赛温辉,不给他军粮,但是却不敢不管叛乱军。
当然,在石越发兵围剿之下,这股数千人的流民叛军很快就被**了下去,但是却造成了五六百人的伤亡,温辉和石越都不敢擅自做主,只好把事情上报给冉明。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