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“退朝。”
谢国公双脚发软地走出金銮殿,秋老虎下山的日子,他却冷得后背发寒,苍白的脸上全是冷汗,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,就像随时都会摔倒一般。
有与他不对付的大臣自他身边走过他身边时,拱手阴阳怪气地道:“还是谢国公大义,为了挽回科举尊严,让天下学习安心,竟然也极力支持将自己的学生和府上的管家斩首示众,下官佩服、佩服……”
谢国公双唇紧抿,嘴角朝下下巴上全是挤出来的皱纹,一言不发。
说什么佩服,不过是来嘲讽他的罢了。
他堂堂护国公何时受过这样的待遇。
他是不想支持皇上将犯案者斩首示众的,这事儿并不大,只是影响很不好,实在到不了要砍头的地步。
但以五王爷为首的一众大臣皆赞成应该斩首示众以儆效尤,皇上问他的意见,他又如何敢持反对意见?
若他说不该如此重处,那便是在说这幕后主使是自己。
极力支持,反倒是能洗脱自己的嫌疑,于是他不但支持还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为何有要严惩。
“下官也对谢国公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佩服不已,国公爷不愧是天下文人的榜样。”
“下官亦是……”
几个以前在朝堂上因为一小事,被谢国公上纲上线的当众斥责,让他们抬不起头来。
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机会,自然是要好好嘲讽这谢国公一番。
谢国公憋屈极了,但却只能忍着,看着这些嘲讽笑话他的大臣们笑着走远。
从金銮殿到南宫门这段路以往走上半刻钟就够了,可是今日,腿软的谢国公却足足走了两刻钟。
等得有些着急的车夫,见老爷出来了,肩膀垮着脸色还有些难看,脚步在慢慢挪动,便连忙上前搀扶。
“老爷,您这是怎么了?您还好吧?”车夫一边扶着他往马车处走,一边关切询问。
谢国公始终一言不发,被车夫扶上马车后,他闭上眼整个后背都靠着车壁,在混乱的脑子里思考着对策。
管家就算是死也不会将自己供出来,因为他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捏在自己的手里。
但他那学生鱼编修就不同了,想让他不翻供,那就得让他永远地闭上嘴。
回到国公府,谢国公就将自己的亲信叫进了书房。
翌日
辰时到了,大理寺的大狱里开始给犯人放饭。
两个放饭的狱卒,一个提着装满米糠粥,一个提着装满碗的篮子。
路过一间牢房就在外头放一个碗,舀上一勺极稀的米糠粥。
路过关着鱼编修的牢房时,狱卒用勺子敲了敲木桶。
“吃饭了。”说着就将一勺粥舀进了碗里。
“老陈,这里头的人不对头呀。”负责放碗的狱卒指着牢房里在墙边躺着的犯人道。
“哪里不对头?”老陈伸长脖子朝牢房里看,然后就看到了躺在墙边的人,眼睛稍稍上移,便看到了墙上的血迹。
立刻大喊:“不好了,犯人自戕了。”
鱼编修死了,死在了大理寺的大牢里,死前他还撕下一块衣料,咬破手指在上头写下了不愿被斩首示众,故而选择自戕,愧对家人,愧对恩师的遗书。
经过仵作验尸,确定鱼编修确实是撞墙自戕而亡。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