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第1007章胡无人汉道昌
魏国正式进军西域,对于魏国而言,是匡复汉家故土,然而在这个光鲜的旗帜下,却是西域诸部的斑驳血泪。宇文忔铁腕整合西域,把不服他统治的西域诸国杀了一遍,然而臣服于宇文忔的西域诸部,其实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,不是被宇文忔消耗在北庭城下,就是惨死在与魏国对抗的各个战场上。
特别是宇文忔在逃离西域时,顺便把沿途各个部落挟裹殆尽。虽然若大的庭州不满三十万人,而且还有五六万汉民,至于西域诸部青壮,恐怕不足五万人。
可是就连这五万胡诸青壮,魏国也大都征召为仆从军,跟随安西军进行西征,到时候可以有多少人返回来,恐怕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。此时庭州剩下的人口,诸胡部落,青壮男子十不存一,剩下那么多老弱妇孺,实在是没有闹腾的本钱。况且此时魏国正在国力上升时期,各族都向魏国靠拢,以习汉俗为荣,以说汉言为荣,以着汉服为荣,再辅以八十九府府兵为骨干,一边融合通婚,一边进行教化,一两代人之后,他们就都成了汉人。
至于楚州问题则比庭州更加复杂,整个新设楚州刺史部,事实上各郡县对华夏文明的了解都非常有限,除了天马郡(以解苏国数瞒城(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)尚存一个不足千人的汉朝遗民村落,昭武郡(以康居国和其南部的米国改置。)此时昭武郡有大小四五十座汉人和汉胡混血百姓组成的小村落,加在一起不满五千人。事实上整个楚州初步统计,只有七千余人汉人或汉胡混血儿。
事实上,冉明其实也清楚,庭州十九郡八十九县,置八十九府,最多三四代人就可以把庭州境内的胡人血脉融化干净,可是楚州恐怕就不是三四代人可以融化干净的,这将是一个系统的,长期的庞大工程。
但是冉明一直坚持,魏国的扩张绝不像大唐一样的盲目扩张,虽然唐军在东讨西征过程非常顺利,短短二十三年的时间就把版图扩张到康居、怛罗斯。但是唐朝的政治秩序却没有及时的跟上去,高仙芝在怛罗斯战败了,虽然此战损失两万余唐军步骑,事实上却没有伤及安西乃至整个大唐的根本。然而,唐朝当时却因为这场战场,丢失国土一千三百余里,论面积多达七十余万平方公里。
冉明要做的不仅仅像唐朝和元朝那样的野蛮征服,那样的征服其实并不困难,要知道此时魏国虽然汉民不足两千万人口,但是却比当初元朝的蒙古人更多。像蒙元那种进行一系列的种族灭绝屠杀,冉明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。不过,冉明却选择了一种缓慢而又艰巨的道路,既魏国人到达哪里,华夏文明的影响就到达哪里,魏国的军队到达哪里,华夏的政治秩序就建立到哪里。
就像在南洋陆耶婆提(瓜哇岛)的叶调国,尽管魏国并没有武力吞并叶调国,保留着叶调国的王治。可是由于华夏文明的影响下,整个叶调国百姓都对举国并入魏国,让叶调国成为魏国的一个郡这个政治要求非常热切,仅仅去年就发生了数十起武装起义,叶调国人要推翻叶氏王朝的统治,直接并入魏国。当然,被逼无奈的叶调王也上书请求并入魏国,只是冉明怕吃相太难看,而推辞不授。
尽管冉明在魏国的政治策略并不高明,不可否认,在这个普遍还处在奴隶制社会初级阶段的政权来说,魏国的施政纲领,却是这个时代最完善的施政。魏国的宣传部门其实并没有特意夸张,然而正是因为没有夸张,反而引得无数异国或异族人对魏国无比向往。
魏国的官员想要上任,获得朝廷吏部发放告身,然后要进行宣誓:“为了维护大魏帝国的繁荣稳定,为了消灭战争,消灭饥饿和贫穷,让所有大魏子民老可以终老,健者有所用其长,让幼弱者得到抚育,让贤能得以上位,让公平与信义畅行人间,让臣民都有公正的法律可以遵守。我时刻牢记秉公执法的理念,保证做到不贪脏枉法,不徇私舞弊,不浪费一文公孥,为大魏帝国的繁荣稳定奋斗终生。”
能不能做到且暂时不提,不过政治口号喊得好了,让无数去过魏国的异国异族人流连忘返。魏国此时异常繁荣,魏国目前正在建设的全国铁路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,整个魏国就如同一个庞大的工地,到处都是兴建的钢铁厂和水泥厂,因为修路需要动用大量的工匠和奴隶,魏国的奴隶虽然没有工钱,但是基础的饮食和穿衣还是要时刻保障的。所以因为修建铁路,带动了采石、冶金、煤矿等重工业的蓬勃发展,同时庞大的工匠大军每天吃喝拉撒又带动了魏国大部分产业。在魏国你根本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成衣或鞋帽卖不出去,已经渐渐脱离温饱向小**活迈进的魏国百姓,如果谁一年不添加几件衣服,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。谁家里每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家具,怎么好意思招待客人?魏国内部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,每天都会吞噬着数以万计的物资。
在魏国当然也不愁找到工作,即使没有手艺没有问题,一把力气总有吧?去工地当搬运工每天都可以至少赚两三百钱,干上一天时间,一个月的口粮有了着落。干上一个月,一家人可以过得滋润。至于有土、木、石各种技术的匠人,收入更加可观。即使不想出力,在官道上摆个小摊,也得混个吃喝。脑袋活络的,几乎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发家致富。随着魏国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行业出现了。原本魏国并没有太多的行业,在各地商品的交易价格是不同的,除了粮食魏国朝廷强制命令统一售价,其他产品则属于市场自行调节。一些商人手里拥有丝绸、茶叶和瓷器等商品,都想卖一个高价,在这个时候,私人商业情报,也应运而生。当然像用工、原料、成品销售的各种平台也慢慢出现了。
魏国经济的逐渐繁荣,迅速与周边各国的差距越拉越大,这让魏国对周边各国百姓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。当然魏国国籍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。在后世要想混一个美国绿卡,对于国内平民百姓来说非常困难,但是事实上美国或加拿大的移民要求也非常简单,嫁个美国人可以移民结婚,你有钱,也可以投资移民,有技术,也可以技术移民。可是魏国在这个时代,移民政策也和后世美国差不多,看似简单,事实上却非常难。
古代华夏可是一个非常高傲的民族,宁愿丑妻也不要异族美女。况且魏国国籍获得是非常典型的二代移民政策,相互通婚,本人也需要官府考核,先从归化籍考查,通过后进入夷籍考查,最后才能获得魏国国籍。至于投资移民这个条件,在魏国是肯定行不通的,哪怕投资百万金或千万金,同样不得获得魏国国籍。不过对于拥有特术技术的人才,移民工作也是非常简单的。事实上此时魏国皇家科学院或各地科研机构和工厂,拥有的外族技工和学者非常多。
这些现象其实并不单单是魏国本土,冉明的魏国所有的扩张,所带去的绝对不是夺取土地、攻占城池、俘虏百姓,而是带去一整套的华夏文明。
就如同南印地区的普利王国和潘地亚王国,这里不是华夏文明的传统势力圈,在魏国之前,几乎没有任何华夏文明的熏陶。可是现在两国所有的政策和制度,都是魏国的翻版。两国同样设立州郡县三级,州最高长官是刺史、郡最高长官也是太守,县称县令。除了政策之外,也采取利益诱惑的方式,鼓励两国从汉俗,着汉服,说汉语。比如两国商人和魏国商人做生意,你不会汉语也可以,可以找人翻译,不过要多交百分之五的语言税,生意越大,交得税越多。这让两国商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学说汉语。当然还有商品,如果在两国销售丝绸或布帛,价格却高得离谱。如果销售汉服成衣,那么价格也仅仅只相当于魏国境内价格的三倍而已。虽然有三倍的利润,可是相对丝绸的利润而言,却差便宜了七成不止。
此时在普利和潘地亚两个藩国,如果从大街上望去,几乎满街都是着汉服,说着蹩脚汉语的人,如果不是肤色和眉眼的区别,很容易会以为这里是魏国的一个汉胡杂居地。
冉明啰啰嗦嗦跟长子冉昀和次子冉昐讲了半天,二人皆把冉明的战略布局多了解了几分。冉昀道:“父皇,儿臣认为向庭、楚两州移民是首要选择,其次也是考虑是资源开发。儿臣了解到,庭、楚二州盛产煤炭、铜、铁、矿和猛火油,这些资源都是魏国发展急的战略物资,父皇可命工部派出优秀工匠去二州勘探资源,一旦发现资源就立即命工匠前去开采,开采出来的钢铁就地利用二州的煤炭冶炼,然而铸造成钢轨,铺设铁路,只要利用二州的资源,建设成完善的铁路网络,我大魏兵马可以利用铁路网络进行快速机动和运输,任何反叛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在萌芽中。那样二州就成为我们大魏的铁壁河山了!”
冉明愕然道:“不错昀儿考虑的甚是,朕就命内部制定计划!”
这其实又是一套系统工程,还有一个因素,就是可以快速榨干当地的民力,使其没有办法造反作乱。魏国对于奴隶工匠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,无论是再桀骜不驯的奴隶,再如何懒惰的奴隶,只要进入工地,**和饥饿就会快速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。只要在庭州和楚州开设大量工坊,就可以在内地招募无数工匠前往工作。不想去嫌远,那好说,去庭州三百钱一天不愿意去,那么五百钱呢?一千钱呢。只要付出足够的利益,那些工匠肯定会去的。
只要人去了,其实一切都好办了。反正庭州和楚州别的不多,剩下的孤儿寡妇不少,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,恐怕不用朝廷撮合,他们也会自己给自己弄一个胡人妇女解决生理需要。
一旦孩子出生,无论回不回来,都可以大量增加魏国人口。
就在冉明和冉昀、冉昐父子三人为魏国移民大计考虑的时候,邺城王猛府邸上,王猛与其妻杨氏却不想王猛前去赴任。虽然王猛在做铁道部尚书时,也要时常东奔西跑,可是他毕竟一年还要回邺几次,夫妻虽然聚少离多,可是却也能见上一见。可是安西大督护却要赶赴楚州治所碎叶城,那距离邺城就多达一万余里,真正的**之遥!
杨氏幽怨的道:“休儿(王休,王猛三子)刚刚生出三个月,你这就要去安西,这一去恐怕三年五载休想回来,恐怕到时候休儿已经会跑了。您如今已经铁道部尚书,也算九卿之一,只要假以时日,也可以位极人臣。”
“铁道部尚书算什么九卿啊,如今大魏可不比前朝,前朝只设六部,六部尚书位比九卿,可是如今魏国已经十七部,尚书之上尚有七相,这算哪门位极人臣?”王猛哈哈一笑道:“况且,陛下圣旨已下,这也由不得我了!”
杨氏又道:“凭夫君跟陛下的交情,可以婉拒陛下啊!再说一个安西大督护就把你的魂都勾走了?”
“为何要婉拒?这安西大督护所辖之境比大汉十三州加起来不须多让,正是猛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!”王猛笑道:“再说区区一个安西大督护,岂在我的眼里!如今魏国军政进展一日千里,若我们不能与之俱进,别说安西大督护了,就算是想保住今时今日第一线家族的地位也未必能够!”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