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哈罗德院长今天约张灿来,一来是面试,二来也是了解一下他个人履历中未明的事项。
一个人如果在职业生涯中,有中断工作的记录,对于下一任的雇主,是很需要了解的槽点。
毕竟,雇了你,就是需要你发挥作用。
因此,肯定要做全方位的了解。
张灿对此早有心理准备,一听哈罗德院长问,便一一道来:
“我那时候其实已经卖掉了德州的房子,回老家了,也不打算过来美国找工作了。
主要是因为我妻子失踪了。
我一度以为,她是因为对美国的生活失望,所以才偷偷回了老家。
因此,我和女儿商量好了,我们一起回老家找她。我们一家人都很想她。
为了表明决心,我辞去了德州的教职,也卖了房子。
我在德州开始时是客座教授,但因为授课出色,大学那边,已经找我谈过话,说会在下一学期给我终身教职。
这本来是个好消息,但因为太太的失踪,我无心继续任教。
回老家后,我们也是发动亲友,多方寻找,依旧没有找到她的下落。
她在当地警局,也成为失踪人士。
不过,我和女儿都没有放弃希望,一直在找她。
上个月,我得到一条线索,说她最后的行踪是出现在美国,我和女儿便赶过来美国。
只是到现在还寻找无果。
最后,我和女儿商议,我们还是先在美国住下,一边工作,一边寻找她的线索
张灿还是挺坦诚的,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明白了。
哈罗德沉吟了良久。
他在思考。
因为如果给张灿工作的话,那张灿会有一部分重心放在寻找妻子的下落上。
这样一来,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。
但是张灿个人履历还是很出彩。
他是美国名校毕业,在老家从医十几年,在德州大学工作了七年,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。
这样的人才,也殊实难得。
“哈罗德院长,如果我能成功入职,我一定会做好教学工作,不让私人的事情,影响到工作
张灿表明态度。
他也着实需要这份工作。
因为几经折腾,再加上找妻子的花销,他卖了德州房子的钱,也所剩无几了。
他还有一个女儿要养。
女儿以前很叛逆,但是在妻子失踪后,她幡然悔悟,现在已经找了一家超市收银员的工作,说要踏实从头做起。
等妈妈回家,看到她的变化,一定不会再生气离开家。
女儿以为母亲是受不了叛逆的她,才离家出走的。
“行,那咱们还是先签一年的合同,后续再看你的表现
哈罗德最后还是签下了张灿。
“谢谢,这份工作对我太重用了
张灿十分感激。
夏颜挺心酸的。
她想起那个为了女儿,愿意主动参加张卫东实验的丽玲。
大家都说:为母则强。
丽玲一把年纪了,还参加风险很高的试验,就为了能让女儿恢复健康,但最后却惨死在医堡里。
夏颜看张灿一家的表现,便知道,如果找不到丽玲,他和女儿的余生,都会被寻找丽玲的念头折磨,不得安生。
从哈罗德院长的办公室出来后,夏颜在办公楼下等了会。
果然,不一会儿,她看到张灿也随后离开。
“张教授,你好
夏颜赶紧快步追上去。
“你好!”
张灿有些疑惑地看着她。
“是这样的,我听哈罗德教授说,您在眼科方面的教学经验丰富。
我在国内呢,准备成立一家专科医院,您是否有兴趣,到时候去给我们上上课?
当然了,所有来回差旅费用我们都包了
夏颜也不算说谎,她本来就有这方面的打算,只不过,现在这个想法还太超前,真要实现,还有好一段时间。
这只是她和张灿搭话的借口罢了。
“哦?这样啊,如果不和教学冲突,我可以前往
张灿已经从哈罗德院长那里得知,夏颜是他的得意门生,自然不会断然拒绝夏颜的请求。
“那能留一个您的联系方式吗?
一旦时机成熟,我好找您联系
“行,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。等我正式入职,有办公室的号码再给您
张灿说了一下自己在美国租的公寓电话。
“刚才听您说,您有个女儿?我要是打电话到您家,要怎么称呼她呢?”
夏颜有意提起话头。
“我女儿在超市上班,白天一般不在家。
要是她在家,你叫她莫莫吧,就说是明州大学的学生
“哟,张教授,看您年纪不大,女儿都上班啦?”
夏颜这么闲扯,同根同源,聊天方式也是张灿所熟悉的。
如果他在老家,遇到不太熟悉的人,大家聊天也是这样,所以他也没有防备,苦笑道:
“还不大呢?我都50多了。
要不是我太太失踪,我都打算退休了。
不过,还好,女儿现在成熟很多,懂得为我分忧了。
她以前很封闭的,现在去找超市的工作,也是图人多、热闹,能锻炼她自己的社交能力
张灿颇为欣慰地道。
“恭喜你啊,张教授,孩子已经懂得扛起责任了
夏颜这话是真心的。
如果丽玲看到女儿的变化,在天有灵,一定也很开心。
简单聊了几句,夏颜就和张灿告辞了。
两个陌生人,点到为止。
如果她再问东问西,就该引起张灿的怀疑了。
那一起案件中,警方虽然攻占了医堡,但张卫东也是挺心狠手辣的,怕自己的研究被这边官方掌握,罪加一等,所以主动引爆了医堡,弃基地而逃。
因此,即便丽玲后期还没有被销毁,但在爆炸中,肯定不剩什么了。
那种情形下,警方也不可能一一核对。
如果夏颜不提供线索给张灿一家,丽玲的失踪就会成为一个永远的谜。
现在就告诉张灿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夏颜打算冷一段时间,再把相关的线索提供给张灿父女。
哪怕是知道噩耗,也好过不知消息一辈子的煎熬。
而且,丽玲最大的心愿已经达成了,那就是她希望女儿能过上正常的生活。
只是她不知道,女儿过上正常生活,是以她生命的失去为代价。
但即便知道,丽玲估计也不会后悔。
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