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第656章海外的心
翻开历史这本**童话,记载着无数名人传记,一心为国者寥寥可数,但是孝子贤孙,却数不胜数。宗族之法,每一个家族都有,只要是有传承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规。基本上每一个家族的家规都是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妇和,朋友信,见老者敬之,见幼者爱之,有德者虽小于我,我必尊之。不肖者虽高于我,我必远之。勿矜已之长,勿谈人之短。仇者以义解之,怨者以直报之,小过以量容之,大过以理责之……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……(程氏家训)
事实上,每一个宗族都是一个小的王国。事实上中国的宗族,就是自上古时代的国家延续下来的。很多姓氏都是以原封国为姓。在宗族这个小的国度里,掌握最大权力的人,无疑还是族长。族长之下,就是宗族的族老。每一个族老其实和国家一样,拥有着不一样的职能,有的管财,有的掌赏罚,也有掌刑名,也有的管礼乐,也有掌握着对外关系。在每一个宗族之上,其实也不是官府,而是实力更大一级的宗族。
小的宗族依附大的士绅,士绅豪强依附士族,士族依附豪门,豪门再依附皇族,这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基本架构。事实上,封建时代,官府只管理到县一级,县以下都是地方自治。在自治过程,就有可能家法和国法有冲突,当遇到这种情况时,家法通常比国法更大。除非遇到谋反,否则地方上的案件都是教给宗族自己内部处置,族长拥有处置族人的生死权力,所以宗族族长拥有无比的威信。
冉闵是冉氏嫡支,从冉闵的祖父冉隆时期,他就是冉氏的一言堂。冉隆说他要带着族人乞活,所以冉氏一族都跟着冉隆参加了乞活军,转战各地。当冉闵举兵反赵时,冉氏以依附在冉氏家族的宗族同样跟着冉闵进退。光翻看冉闵的功劳薄就可以看出来,冉闵分封的四千多个候爵中,张氏最多占了一千七百多位,其次就是苏氏,周氏。
冉闵虽然痛恨这个周氏的宗族欺压族人,但是周氏族人没有告,所谓民不告,官不究,这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潜规则,冉闵也不好打破。冉闵对冉明道:“明儿,把我们的罐头、肉干还有饼子,分给他们吧。”
“是父亲大人。”其实冉闵不说,冉明也有这个想法。毕竟看到这个情况,冉明心中也不好受。
当冉明带人将所带来的肉干和粮食分给周老汉时,“哎呀,这怎么使得啊!"他们端去两盘肉周老汉连忙说道,显得有些局促.。
“老人家,这没什么,都是我们老板送给你们的。让也小家伙们打打牙祭吧。”
“唉,那就谢谢你们了”周老汉十分的感激的说道。
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,周老汉吃了冉闵给的肉食自然要回报冉闵,周老汉的家其实挺大的,由于没有和子孙们分家,整个院里足足有四十多间房子,占地两亩多。周老汉带着儿子孙子们,赶紧给冉闵等人腾房子。
农家小院,自然谈不上舒适,尽管是周老汉最好的房子了,还是茅草屋,既不高大,也不明亮,显得有点闷。冉闵的心情不好,吃了晚饭,早早的就回去睡了。可是冉明却睡不着,就拿着一壶酒,去找周老汉的儿子周虎子聊天。
周虎子是周老汉的次子,已经四十多岁了,这个憨厚的汉子话并不多,只会裂着嘴笑。不过,随着酒越喝越多,周虎子也打开了话岔。
“周老哥,官府不是提倡移民吗?如果移民到冀州去,你们每个**可以分五十亩田。”冉明道:“你们家不用全部都去,只需要分出六个人,就能获得三百亩地,获得上、中、下田各百亩。为什么不去试试呢?”
魏国由于长期战乱,人口大量流失,特别是并、幽、冀、朔、雍等州,都有大量的良田荒废看着冉明都心疼。再说没有足够的人口充实边塞,长久也不是什么办法。魏国现在是大规模在边镇屯军,十数万精锐军队陈兵边境,虽然十数万军队听上去不少,可是安北军十数万军队要防守三千多里的边境线,这点人马,根本不够看的。
所以,充实边塞人口,是魏国唯一的办法。想靠自然生育,天知道需要多久,只有具备了庞大的人口基数,才是安定边镇。
“哎呀,你是不知道啊。”周虎子道:“前几个月倒是四叔公家里的小三、小四偷偷去报名移民,可是族长带着去找到了四叔公,以开除祖籍为要挟,让小三、小四回来,小三、小四不依,四叔公气得半死。族长就带着人将小三和小四带了回来,以不孝忤逆之名,将小三和小四沉塘了,尸体就埋在村东头,连祖坟都没让进。”
有人要问了,地少人多,粮食又不够吃,分出一部分人这不是好事吗?关键是谁不想过好日子,如果都移民走了,人均都是五十亩地,如何体现族长的优越感?就像在后世的帝都,身家千百万根本就不算富,勉强能住上房,可是一旦到了下面二线城市,那就是大土豪。可是只见人们拼命挤进帝都,何人想着外出?就算在帝都内吃咸菜,他们也不会去二线三线城市里吃香的喝辣的。
对于这个乡土的感情,没有人不重视。
至于族长作为统治阶级,利益受益人,自然不管底下人的死活。关键是一个口子,如果开了移民、做工的口子,人心就散了,人们只要出去,自然就会看到外面的世界,族长也不好管理了。其实这和后世**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一样的。你说**朝的皇帝傻吗?傻?事实上谁也没有人比他们聪明。
康熙那个伪君子为何要闭关锁国,就是害怕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,看到别人家生活的方式,民只能愚而不能慧。还有火器的发展,在清朝不仅没有发展,还是倒退,直接打上邪恶的标签。因为康熙知道,一旦火器发展起来了,他们满清八旗的骑射就失去了优势。早期的火枪手尽管在射程上与弓箭手并没有明显的优势,甚至优秀射手可以完胜火枪手。但是有一点火枪手的优势特别明显,那就是火枪可以快速量产,一个农民一天可以熟悉火枪,熟练射击。三个月可以训练成优秀火枪手。可是一个弓箭手,至于需要三年。加上汉人庞大的人口基数,康熙如果是汉人绝对不会压制火器的发展,可是他是满人,自然为他们的民族考虑。
同样的,周氏族长考虑的不是整个周氏族人的利益,而是他和一些族老的利益,至于族人的死活,他们是不会关心的。
听到周虎子的话,冉明开始反思起来。像周庄这样的小村子整个魏国不知道有多少,愿意带着自己的族人,过上好日子的族长,不是没有,而是太少了。如何改变这种情况?
冉明不是没有想到,而是知道任重道远。造成周庄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不是偶然现象,而是因为交通闭塞,加上村民愚昧无知。
想要改变这种情况,首先要改善道路,利用高速公路把所有村镇连通起来,再配合普及文化教育,这样才能达成这样的目标。
圣泉镇冉智冉子异已经得到了消息,杨运买了两艘鲸鱼级海船,这两艘船都是可以装载三万石的大海船。杨运不虚此行,甚至花费了多达五千金,招募到了三百多个熟练的水手、舵手。杨运的组织能力不错,毕竟是当过老大的人,在他的组织下,圣泉镇愿意跟着杨运出海的人也不算少,足足三百多户一千多人。
“主上,怎么舍不得了?”杨运笑道:“夷州虽然是化外之地,不过那里可是山高沟险,乃是最佳藏兵之所,即使百万雄兵藏匿其中,也很难被人发现。尤其是晋国水师基本损失殆尽,对于夷州也是放任不管。只要经营得好了,那里就是帝王之基。”
冉智道:“难道只凭我们这些人吗?恐怕夷州的随便一个土王就能把我们灭了吧?”
“夷州的土王都是一盘散沙。根本不足为虑。”杨运道:“这次出海的有运的三百旧部,运还买到了五十副铁甲,一百具弩,三百柄钢刀,备箭三万只,一百张盾,这些装备足够让运把这些旧部武装起来。运的旧部如果对阵大魏精锐自然必败无疑,可是对付那些土著,绝对可以一挡十。”
冉明其实看不上夷州,对于出海的热情也不是很高。不过他也知道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
杨运不同,杨运本来就是土匪,做的就是无本买卖,像当海盗这种事,对于杨运来说,简直就是轻车熟路。
“夷州的地理位置太好了,是魏国商旅的必经之路,守着这条航线,碰到实力大的船队,我们就放过他们,如果势力弱小的,那就吃掉他们。只要能在夷州占稳脚跟,就可以依靠劫掠的财货,将商业触角深入到临海郡各县,财可通天,到时候在金钱的攻势下,临海郡各士绅豪强必能为主上所用。”
听到这里,冉智内心里一动激动。“或许这还真是一个办法。”原本冉智担忧的是,自己就算占领夷州,可是人口太少,难道指望那些土著?可是如果能暗连临海各郡县,那情况就不一样了,他完全可以利用钱财收买人心,利用江东子弟成就他的霸业。
事实上江东并非都是弱兵,戚家军的主力可是江西人。还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湘军。还有历史上占据着冷兵器时代主要地位的丹阳劲卒,这可以公认的强兵。特别是汉朝李陵,率领五千丹阳兵进攻匈奴,最终承受匈奴举国之兵的围攻,仍没有全军覆没,还有四百余人撤到了关内。从项羽,到三国晋初,丹阳劲卒可是千军破的终极步兵。
开元三年十月底,冉智、杨运率领鲸鱼级海船两艘,千石船四艘,飞舟一艘,合两千余众自不其出海。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