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
原本萧姝是打算忍辱负重一月,等待萧凛来接她。
但现下看来,她们根本等不了这么久了。
先是她,再是怜花,接下来还会有谁?
萧姝扭头看向几名婢女,平静低语道:“你们怕死吗?”
痛哭的几名婢女听后怔住,挂着泪思索片刻,明白萧姝的意思后,几人坚定道:“不怕。”
萧姝闻言点头道:“好,那我们就跟他们拼了。”
做为女子,受这般凌辱实在生不如死。便是萧姝,也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。
一个月的时间太过漫长,她们不知还要面对多少次凌虐,会凄惨到什么地步。
一想起那些痛苦记忆,萧姝就恶心的干呕,惶惧到颤抖。
既然活不下去了,那就一起死吧。
“我们都听公主的。”几人抹掉眼泪,坚定的望着萧姝。
萧姝深吸口气,与她们低声谋划。
这场雪一首断断续续下个不停,使得漠北无法出军,只能耐着性子等待。
正月二十八,皇帝在御书房处理政务时,内侍呈上边关急报。
皇帝急忙搁笔,接过阅看。
信有些长,皇帝看了许久。看过后,皇帝一脸沉肃,久久不语。
高和立在一旁,半晌后试探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可还好?”
皇帝放下信,沉叹道:“边关战事不利,他怕是不好过。”
郁承在信中先是汇报了边关战况,后又呈禀了接下来的打算。最后,他向皇帝提了一个建议。
边关恶战将士死伤惨重,便是最终得胜,也不剩多少将士,无多余人马调回上京。
是以郁承提议及时征纳新兵,充盈大昭军队,以备不时之需。
郁承所言在理,只是征纳新兵需要大量银钱,着实令皇帝头疼。
与此同时,东宫。
谢婉若在陪郁晧临读书,映蓉忽然欢喜进屋。
“娘娘,殿下来信了。”映蓉快步上前,将信递给谢婉若。
谢婉若激动起身,接过后迫不及待拆开。
“父王写什么了,我也要看。”郁晧临拉着谢婉若央求。
“好,我们一起看。”谢婉若坐下,将郁晧临抱在身前,母子俩一同看信。
郁晧临识字有限,大多都不认识,根本看不懂信中内容,只能捡识得的念。
“婉若,你同晧临可好,吾……思念……”
婉这个字,因是谢婉若的名字,是以郁晧临认识。
本是寻常的一句开头问候,听郁晧临这般念出来,谢婉若立时红了眼。
“母妃,父王说他想我们。”郁晧临高兴不己。
虽有些字不认识,但思念二字郁晧临明白是何意。
“嗯。”谢婉若哽应了一声,认真看信。
后面的字,郁晧临很多都不认识,读不下去只能干着急。
“母妃,父王还说什么了?”
谢婉若道:“等一会儿,母妃看完告诉你。”
“好。”郁晧临耐心等着。
信有两页,谢婉若看完一页后又换了一页。越往后看,谢婉若神色越凝重。
映蓉看她面色不对,便知是有大事。
过了许久,谢婉若将信看完,纤眉紧紧拧起。
“母妃,怎么了?”郁晧临年纪虽小,却也察觉到了不对。
谢婉若长叹口气道:“父王说他很好,叫我们不要担心。还让晧临好好读书习武,等他回来。”
“这么多字,父王还说什么了?”郁晧临追问。
谢婉若道:“其他的事都是大人的事,晧临现在太小还听不明白。”
“好了,你好好读书,母妃要出去一趟。”
“哦。”郁晧临懂事应声。
谢婉若拿着信,起身出了东宫。
今日天气晴好,毓贵妃抱着郁子宥,同郁澜在御花园散步。
郁澜身子重了,不宜走太久,逛了一会儿后便回了钟灵宫。
“娘娘,谢侧妃来了。”
毓贵妃刚到钟灵宫门口,宫婢便上前禀报。
毓贵妃同郁澜对视一眼,不解道:“她来做什么?”
自从皇后和曹慕雪死后,谢婉若几乎不出东宫,也与毓贵妃再无往来。
今日突然前来,定是有什么事儿。
“小心些。”过门槛时,毓贵妃提醒郁澜。
母女俩进到正殿,瞧见谢婉若端坐在殿中。
见到两人,谢婉若赶忙起身见礼。
“坐吧。”毓贵妃抱着郁子宥走到上首坐下,郁澜坐在谢婉若对面。
看着郁澜硕大的肚子,谢婉若柔声关问了几句。
郁澜笑应,也回问了她几句。
谢婉若虽是侧妃,但东宫无主,以郁承对她的宠爱,以及谢家在朝中的地位,待郁承归来,定会册她为太子妃。
再往后,郁承继位,谢婉若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。
是以对谢婉若,郁澜和毓贵妃都十分客气。
一番寒暄后,殿中有一瞬寂静。
毓贵妃首问道:“不知谢侧妃前来所为何事?”
谢婉若望着毓贵妃,神情认真道:“我有一要事,需同毓贵妃相商。”
“哦?谢侧妃请说。”毓贵妃敛神正色,将郁子宥交给楮玉抱走。
郁澜放下茶盏,凝神细听。
谢婉若从袖中抽出一封信道:“今日我收到殿下来信,说边关战情紧张,从上京带去的将士恐无法再带回,朝廷当要征纳新兵。”
“殿下知国库空虚,便命我将东宫私蓄拿出,用以征兵。”
“太子殿下仁明大义。”毓贵妃赞叹。
郁澜慷慨道:“我公主府的私蓄也可拿出。”
征兵所需银钱甚大,仅凭东宫的私蓄定然不够。
谢婉若叹声道:“只凭我们几人,便是拿出所有私蓄,也远远不够。”
毓贵妃一听,便知谢侧妃别有打算,顺着话头道:“谢侧妃有何高见?”
谢婉若道:“依我拙见,当让朝中百官,京中世族一起出力。”
“众人拾柴火焰高,百官世族共同出力相帮,定能凑齐征兵所需银钱。”
“这……”毓贵妃被惊到,迟疑不定。
“是个好主意。”郁澜接话。
谢婉若听后看向郁澜道:“谢公主赞同。”
毓贵妃蹙眉道:“主意是好,但要实施起来,怕是很难。”
百官世族有银子不错,但要他们拿出,怕是没几人愿意。
便是迫于压力颜面不得不出,拿的太少也无济于事。
纵然是帝王有权,断也没有强行逼迫臣子出钱的道理。
谢婉若道:“这件事儿父皇不能出面,得由我们来做。←→新书推荐: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