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在这个时代,四十五岁的荀攸已经不再年轻了。
五十五岁的贾诩,更是可以称作迟暮之年。
荀攸不知道自己还能帮助刘璋多久,或许十年,或许二十年。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像这次随军出征的次数恐怕会越来越少,直到有一天,只能坐镇后方。
谋主的这个位置,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至少等荀攸英雄迟暮的那天,必须有一个天纵英才能够担起这份责任!
眼下刘璋麾下能人辈出不假,可真正能够胜任这个位置的人选,却是各有欠缺。
贾诩就不用说了,本身能力是够的,但是年龄比荀攸还要大上十岁,根本不切实际。
刘晔,鲁肃才智过人,但是这二人的能力更多像是战略家。
总揽全局,替刘璋规划战略方向绝对没有任何问题,甚至临阵对敌比拼智谋也没有什么弱点。
但是充任军师,设计歼灭敌人,终归不是他们的强项。
像是张松,郑度之辈,才能也是不可小觑。
不过比起最顶级的谋士,他们终究是稍逊一筹。
他们可以充任一军的军师,但是作为三军谋主,与敌人最强的智者对决,恐怕还是不能指望。
再者就是被荀攸寄予厚望的,也是被刘璋所欣赏的法正与庞统。
法正与庞统二人都有一个他人无法比拟的优点,年龄。
庞统二十二岁,法正二十六岁。
对于法正,荀攸暂时还没有什么想法,自从归顺以后,几乎做到了中规中矩。
很多决策都有法正的功劳,只是没有庞统如此惊艳。
不过刘璋对于法正期望非常高,荀攸也相信终有一天法正能够绽放他的光彩。
此次河东一役过后,荀攸从庞统身上看到了希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荀攸相信庞统的成就远不止于此。
有庞统在,荀攸可以真正没有后顾之忧。
如此看来,谋主的位置,不管再过多少年,都不会无人可用!
“公达,你似乎比我还要高兴啊!”
刘璋微微侧目,他很久没有见到荀攸如此兴奋了。
他能够感受到,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喜悦。
“士元大才,全赖主公慧眼识人!”
荀攸笑着点了点头,眼中再次流露出敬佩之色。
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能够发掘庞统这匹千里马,又何尝不是刘璋的能力呢?
不过荀攸这个笑容,让刘璋心中有了一股莫名的感触。
曾经风流倜傥,也是一个翩翩公子的荀攸,也经不住岁月的侵扰,脸上多了许多褶皱。
尤其是眼角和额头,更像是这些年走过的痕迹。
“公达,这些年。。。辛苦了!”
刘璋能够走到今天,需要感谢的人很多,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荀攸的帮助。
自从荀攸加入麾下,每逢战事,绝对离不开荀攸的身影。
每次刘璋能够战胜强敌,也离不开荀攸的谋算。
一晃将近十八年过去了,荀攸也付出了他的青春。
“主公,我们从当初的毫无立足之地,到现在占据西北半壁江山!”
“能亲眼见证了主公从后将军到卫将军,再到即将登临的秦公之位,在下也算不枉此生了!”
荀攸突然表现出的洒脱,让刘璋不禁眼前一亮。
“公达,当初我在大将军府门外拦住你的时候,你就是如此潇洒,脱俗!”
“也正是那一刻,我就认定了!你一定是能够帮助我成就大事的人!”
这一刻,时间仿佛回到了十八年前。
那一年,刘璋十五岁,荀攸二十六岁,贾诩三十六岁!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