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“呵呵呵,听闻赵将军是常山人士,难道不想亲自收复家乡?”
荀彧似笑非笑的看着赵云,一副拿捏人性的得意。
也难怪,谁不想荣归故里?
拜将封侯,封妻荫子,不就是为了在家乡突显地位吗?
莫说是赵云,荀彧自己也是如此。
任谁都不例外!
赵云站起身,微微拱手。
“多谢荀大人。只是云跟随汉王多年,一向以军令为先!”
“正所谓戎马生涯,四海为家,常山对于云而言,的确有特殊的意义,但仅仅如此。”
“只要汉王军令所在,就算让云踏平常山,也绝无二话!”
“赵将军威武!”
荀彧不禁赞叹出声。
像赵云这种武艺高强,无人可敌,又谨慎,大公无私的将领,谁人不爱!
真可谓一人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!
感叹之余,荀彧不禁暗暗偷瞄刘璋,满是惊叹。
刘璋收复赵云的过程荀彧清楚,可完全不理解。
到底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发掘如此优秀人才的呢?
至今,刘璋眼光独特性仍旧无解。
恐怕,未来也不会有答案了。
“多谢!”
赵云微微拱手致谢,没再多言。
意思很明显了,让干什么干什么。
荀彧又看向太史慈。
“北军重甲骑兵可踏平山河,可震碎城郭!”
“如果由太史慈将军率领铁骑直入渤海,想来全郡将不战而降吧?”
太史慈站起身,信誓旦旦的承认了下来。
“荀大人所言极是!区区渤海,岂能阻挡北军的脚步?”
“北军既出,所向无敌!”
“士气惊人!”
荀彧再次出声赞叹,这一次同样发自肺腑。
北军,的确太强了。
荀彧第一次看到,险些晕死过去。
这等钢铁洪流打造的强军,谁人能敌?
就算把匈奴,鲜卑,乌桓加起来,捆在一起也不及万分一二啊!
北军,就是平原无敌的存在。
“多谢!”
太史慈拱手致谢,也坐了下去。
态度与赵云一样,对于任务没有任何异议。
荀彧继续走到了黄忠身旁。
“东军有水军,可沿黄河而下,在青州平原登录!”
“配合驻守在黄河南岸的臧霸,一起发难,彻底拿下整个青州!”
“这。。。”
黄忠站起来就想拒绝。
他是要打仗的,要与曹操正面交战,岂能去打什么青州?
青州哪里有仗可打?
不过刚要开口,手就被拉了一下。
转头一看,竟是庞统,还在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说。
黄忠与庞统配合多年,极为默契,综合有百般不愿,也只能压下。
点点头,答应下来。
“东军平定青州,如同探囊取物!”
“黄将军威武!”
“多谢!”
黄忠拱了拱手,坐了回去。
眼神不断瞄向庞统,询问其中的原因。
庞统笑着摇了摇头,没有回答。
荀彧继续往前,走到了最后一军,禁卫军统帅典韦身旁。
“冀州的通路,目前仅剩下一条了,那就是壶关方向。”
“据悉,壶关仍旧有兵马驻守!”
“如果大战起时,典将军率领禁卫军突袭壶关,必可一战而下!”
“到时,曹贼将无路可逃,只能束手就擒!”
“啊!”
典韦站起身,一脸的疑惑之色。
“荀大人,我们都去攻城略地了,谁去处置曹操的十五万大军?”
“纵然乌合之众,也有十五万之巨,不可大意啊。”
“典将军粗中有细,佩服!”
荀彧安抚了一下,走到刘璋身旁。
“汉王,世人皆知,曹操的十五万大军是乌合之众,所谓乌合之众,自然不足为惧。”
“甚至,大战一起,很有可能瞬间溃散!比如夏侯惇的十万大军,不就是如此吗?”
刘璋点点头,表现出了认可之色。
“文若先生之言,有理。只是东军,中军,北军,禁卫军都派出去了,孤麾下没有兵马了。”
“总不能让孤一个人面对曹操的十五万乌合之众吧?”
荀彧连忙摆了摆手。
“当然不是!”
“自从效忠汉王以来,老臣未立寸功,今日正是老臣回报秦王之时!”
“老臣已经联合中原世族,共同聚集兵马五万,这五万兵马原本是用来迷惑曹操的,如今恰好让他们出力,一举击败曹贼!”
“这。。。。”
刘璋摸着下巴,明显露出了忧郁之色。
荀彧再度开口解释。
“启禀汉王,自从汉王入主中原,各世族人心慌乱,都想立下功劳来稳定自己的家族。”
“如今,恰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!只要汉王能够让世族们立功,他们才能安心在汉王的统治之下!”
刘璋点点头。
“文若的意思,孤明白。只是世族的五万兵马,不也是乌合之众吗?”
“万一敌不过曹操的十五万大军,该如何是好?”
见刘璋是如此担忧,荀彧顿时放下心来。
“呵呵呵,汉王尽管放心,这五万大军有大多数都是之前效忠在曹操麾下的士兵。”
“曹操北撤河北后,这些士兵各自归于各个世族。战力上比不过汉王的大军,但比起曹魏的乌合之众那是绰绰有余!”
“五万对十五万,绝无任何战败的可能性!”
刘璋有些惊讶之色,没想到荀彧如此自信。
“文若好气魄!”
“可事关重大,孤不得不小心行事啊。”
“万一各路捷报,唯独与曹操正面击败失利,那岂不是顾此失彼?”
荀彧而头上出现了一丝汗水。
“汉王,老臣敢用人头担保,对不会出现任何疏漏!”
“如若战败,汉王尽可斩了老臣!”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