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“不不不!”
刘璋连忙解释。
“孤不是这个意思,只是为了稳妥起见。”
“汉王!”
这时,荀攸站了出来。
“既然叔叔如此自信,那肯定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。”
“还请汉王看在老臣的面子上,相信文若吧!”
说着,荀攸直接跪到了刘璋脚下。
“公达,你这是干什么,快起来。”
刘璋站起身,将荀攸扶了起来。
“公达,孤什么时候不相信文若了?”
“多谢汉王!”
荀攸老了,如今站起身都是颤颤巍巍。
让刘璋颇有些感慨。
这些随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,几乎为他奉献了一生。
“公达,没有你,岂有孤得今日?你放心,只要是你相信的人,孤就绝对相信!”
荀攸再次拜谢。
“多谢汉王!老臣的叔叔荀彧绝对忠心耿耿,老臣也愿意用人头替叔叔担保!”
说着,又要往下跪,刘璋连忙伸手拖住。
“公达,你看你,孤什么时候说过不信任了?”
“孤对文若,那是绝对的信任,不存在任何一丝一毫的质疑!”
荀彧眼中涌动着感动的色彩。
“多谢。。。汉王!”
“好了好了,都不必多礼。”
刘璋看了荀攸一眼,便自顾自的返回了主位之上。
荀攸拉过荀彧的胳膊。
“叔叔,五万对十五万,又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,难免有些疏漏。”
“汉王身系天下社稷,汉室存亡兴盛,万不可有失啊!”
“你。。。”
荀彧一听便急了。
“公达,你也不相信我?”
“不不不!”
荀攸连忙否认。
“小侄岂敢不相信叔叔?只是一切还需稳妥起见。”
“万一汉王出现意外,你我岂不是成为了罪人?”
荀彧满脸不悦,原本还以为得到荀攸的支持,会得到信任。
没想到,转眼间荀攸就有了质疑。
“那依你之间呢?”
荀攸也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给出看法。
“需要有精兵护卫!”
“不可。”
荀彧再次表示了不认可。
“此役,击败曹操十五万大军并不是关键,拿下整个冀州,围堵曹操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试问,哪个方位不需要兵马?”
荀攸就要开口解释,可荀彧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。
“一旦某个位置因兵力问题没有拿下,造成包围疏漏,让曹操逃走了怎么办?”
“你是不是以为灭了十五万大军就没事了?你可知整个河北有多少人?只要曹操不死,那还能拉起大军!”
“若是让曹操逃了,他据城而守,何时才能拿下整个河北,何时才能一统天下,何时才能复兴汉室?”
“你!咳咳咳!”
说到激动处,荀彧剧烈咳嗽了起来。
“叔叔息怒!”
好在荀攸及时告罪,荀彧才逐渐缓了过来。
“公达,你以为老夫为了什么,还不是为了汉室江山!”
“这一日没有一统,一日就没有办法复兴汉室,老夫有何面目自称汉臣?”
“叔叔高义,小侄佩服!”
见荀攸如此识趣,荀彧的脸色也好了一些。
“公达,你尽管放心便是,老夫定然保证秦王的安全。”
“此次五万大军,皆是精锐之师!比起汉军不足,可比起魏军,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!”
“此役,定然击破十五万魏军!”
荀攸不敢再说什么,只能一脸为难之色。
随后,主动拱手看向刘璋。
“汉王,文若如此信誓旦旦,身为小侄,老臣不敢说什么。”
“一切,就全凭汉王做主吧。。。”
“这。。。”
刘璋摸着下巴,十分纠结。
“五万敌十五万,难度不小啊!若是有失,恐怕悔之晚矣。”
“文若,若按照孤的意思,还是稳妥一些。”
“壶关方面,有河东和河内的两路偏师,足以应付,不如调遣禁卫军一同出战魏军如何?”
荀彧走上前,言辞拒绝。
“汉王不可!”
“壶关天险,易守难攻!一夫当关万夫莫开!”
“如果没有两面夹击,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!”
“汉王,切不可因小失大啊!”
刘璋一听,又露出一副忧郁之色。
显然在心中激烈挣扎,难以做出取胜。
良久后,才点了点头。
“既如此,那孤也不好。。。”
“且慢!”
就在刘璋即将答应之际,一句严厉的声音在一旁响起。
正是东军军师,庞统。
荀彧原本惊喜的眼神,顿时消散无形。
“庞军师,有何指教?”
庞统眼神有些不善,眯起眼望着荀彧。
“荀大人,你如此不让汉王携带麾下兵马,执意让五万不熟悉的大军前往,不觉得有些太过蹊跷了吗?”
“万一有人心存歹意,汉王岂不是插翅难逃!”
“你如此作为,难道当我们这些文武都是摆设吗?”
一言出,整个帅帐内的气氛,瞬间就诡异了下来。
原本不明所以的文武,纷纷将目光看向了荀彧。
的确,刚刚归降不久的荀彧的确有不稳定的因素。
之前也是心有质疑,只不过无人敢公然表示。
庞统这一挑明,所有人都毫不犹豫表现出了质疑。
不让刘璋携带精锐兵马,到底存了什么心思?
“你。。。”
荀彧有些紧张,本想言辞驳斥。
可面对所有人不善的目光,顿时就怯懦了。
而且,再次看向荀攸想要寻求帮助时,结果荀攸的眼神也有了变化。
这一刻荀彧才知道,自己似乎有些太过刻意了。
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,怕是。。。难以善了了!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