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file_get_contents(/www/wwwroot/www.xinxinheng.com/files/article/txt/63/63931/40966835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www.xinxinheng.com/jq_get_api.php on line 308
contentstart-第872章组建安西军
和萧乐子惶恐不安不同,海西公司马聃经历了大变之后,反而多了一丝胆魄和冷静。对于晋国复国的事情,司马聃早已不报任何希望了,占据着天下大义,四方归心的时候尚且不是冉闵父子的对手,更何况司马聃此时只是一个孤家寡人?
对于冉明这个曾经的师长,司马聃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。冉明不是石虎那样的暴主,也不是曹髦那样的无道昏君,司马氏是彻底没有机会了。像刘禅那样老老实实当个顺民,倒可以安乐一生,若是他敢露出任何不满或雄心壮志,绝对会死得不能再死了。
萧乐子就在这个时候,突然脑袋里生出一道灵光,似乎大业还有希望。观冉明行事风格,冉明对儒家似乎有所保留,什么是正,什么是邪?在萧乐子看来,从圣贤书中读到的道理就是正,依圣贤书作为治国最高准则就是正,依前面这两条作为选才选官的标准就是正!所以不准备以道德文章、儒家经义作为取士标准的冉明,就是背离正道而有所偏斜了。
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。
只是作为儒家子弟,萧乐子显然还没有看出儒家的本质。草根出身的皇帝朱重八为了正身,冒任了一个理学宗师当祖宗,结果原本宋朝一个不显山露水的理学学派成了天下文坛正宗,至于**朝,杀得人头滚滚,杀得儒家害怕了,胆寒了,他们又涌上去毫无底线的为满清粉饰太平。
所以,在萧乐子眼中看到的机会,在冉明眼中,那不过是一个笑话。儒家向来与时俱进,一旦统治者需要,他们的理论就会迎合统治者产生。在官本位的思想下,哪怕杀得人头滚滚,魏国也会有无数人哭着喊着想要做官。
古代官员的福利待遇是非常不错的,从腊月二十三号封印,至上元节过后,也就是正月十六日正式开始上班。开朝就是弘始二年了,大朝会也在一片欢欢乐乐的气氛中结束。谢安预料到弘始二年魏国肯定会有大动作,在大朝会结束之后,果然王简、王宁、王猛、谢安、李贤、杨晖,石越、谢艾等二十余名文武大臣被内侍通知,冉明在瑶光殿设宴。
等众人抵达到瑶光殿时,宴会似乎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,六头羊西域风味的烤全羊被摆上餐桌,焦黄的外皮,还冒着热气,发出诱人的香味。这场宴会和冉明的平时习惯差不多,简单而实惠,六头羊算是主餐,另外每人四大盘新鲜蔬菜,还有果盘,另有美酒在侧,当然由于王简、王宁他们年纪都大了,冉明还特别准备了一盆肉糜——糜者稀饭也,这是照顾他们老人家的肠胃。
随着众人落坐,内侍高唱道:“陛下驾到!”
这些参会大臣赶紧起身行礼。
“众卿免礼平身!”冉明摆摆手道:“开了整整两个半时辰的朝会,朕的肚子早就饿了,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大了,事务繁多,众人见面本就不易,偏偏各种繁琐礼节也越来越多,这等聚餐就更难得了。嗯,羊烤得差不多了,咱们也别让下人动手了,谁去割肉。”
王猛和李贤二人几乎同时起身,异口同声的道:“我来!”
看着王猛一步已经迈出,李贤只好悻悻的道:“景略来割肉,贤来分!”
御史大夫王宁道:“这如何使得?”
“这有何使不得的!”冉明道:“反正今天这里没有外人。冉明又道:“这司酒的活儿就有劳御史大夫了!”
王宁道:“某当仁不让!”
李贤分肉倒也没有搞什么好肉孬肉之分,他都是任有王猛切成的小片,然后各种肉片都装一些,倒也没有厚此薄彼。武将大都豪爽,他们大块吃肉,大口喝酒,只是文臣方面倒有一些拘谨。
谢安是食不厌精,他倒嫌弃这种烤羊肉粗鄙,几乎没有动筷子,而是拿着酒杯细品西域而来的葡萄酿。谢艾虽然是武将,只是此刻显然有点心不在焉。
不过二人虽然与众不同,不过整体酒宴气氛不错,倒显得非常热闹。冉明看着众人吃得差不多了,就道:“有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,新年伊始,咱们应该定下一个调子,确立一个方向,朕想听听诸位的想法!”
尚书令王简道:“陛下英明神武,远见**,陛下您让臣怎么做,臣就怎么做!”
御史大夫王宁听到王简这话,眉头一下子就皱起了,王简啊,你怎么能这样,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居然如此大拍皇帝的马屁,脸还要不要了?
要说大臣和皇帝的关系,中国封建时代除**一朝之外,其他时期都是像后世的公司,皇帝就是董事长,丞相就是首席执行官,虽然从曹操之后,历朝就都废除了丞相的制度,虽然有叫中书侍中,也有叫尚书令,也有叫中书令,这都无所谓,反正都是没有名义的丞相。作为一个丞相,首先要表现自己的风骨,可是王简这样简直就像一个弄臣,如果今天王简的表现传出去,王简的名声就完了。
只不过,王简这番话说出来,场面就冷了下来。许远倒是大吃特喝,满嘴流油,似乎是没有听到。而谢安则是优哉游哉的喝着酒,其他人反应倒也各异。作为冉明的头号心腹,王猛也不能让冉明太过尴尬,毕竟面子上要过得去。
就起身道“陛下,诸位大臣,咱们魏国财政收入过半都是依靠南洋那一块,这么大的利益,想来笈多帝国也不会说放弃就放弃,财帛动人心,断人财路,如同杀人父母,必不死不休,想来笈多帝国也会抓紧时间备战,或许是一年,或许是两年,最多不会超过五年,南洋战事必会重启!我们魏国必须早做准备。”
王猛开了一个话头,这个场面就打开了。虽然说太平是武将最大的褒奖,可是哪个武将愿意庸碌无为?要知道魏国开国才十数年,第一代武将虽然年纪大了,倒不是打不动仗,而且他们也不甘心这么离开军队。
更何况南洋有着军中非常大的利益,
众武将都开始向冉明请战,二话没有都是要打他丫的。许远直接了当的说:“陛下,您也不用让海军出动了,臣就率领四个骑兵营,从河西走廊穿过葱岭,马踏华氏城!”
听到这话,冉明只当是笑谈了。万莫说四个骑兵营没有用,事实上就算有用,一路西行**,恐怕非战斗减员也一多半,笈多帝国也是农耕文明,虽然没有汉人在城墙防御这方面这么厉害,但是他们的城池也不算少骑兵就算再厉害,也攻不了城。
这个时候,冉明让人扯开后面的布幔,露出一个长约四丈,宽约两丈的大地图。这个地图是从冉明就藩秦王的时候,开始组织中亚开发公司,命细作绘制的,尽管一部分地形不太准确,但是却详细的得多了。事实上玉门关以东的地图倒根本不用费力,关键部分还是玉门以西地区,虽然这些地方从西汉时期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,但是详细的情况知道的人并不多。好在这个时候不像后世,河西走廊这两千多公里内的沙漠绿洲也非常多,能适合作为大军补给地点的绿洲足足有四百多个。
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只是一个名义的区域,大部分地区都是挂着一个名号,西汉王朝可以直接统治的地方,也仅仅是天山脚下、北庭这么一小块地方。此时冉明重点是对两河流域的测绘。冉明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,如果中国此时还拥有着唐朝安西都护府的领地,中国既没有人口压力,更没有资源压力,这么庞大的地方,而且都是拥有着巨量的资源,留给外人实在浪费。
要知道在唐太宗时期,唐朝已经统治到了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、吉尔吉斯斯坦全部、塔吉克斯坦东部、阿富汗大部、伊朗东北部、土库曼斯坦东半部、乌兹别克斯坦大部等地。
冉明并不认为唐朝军队战斗力比现在的魏军强,更何况此时魏国不用像唐朝一样遇到绿教那群疯子,此时绿教还没有成立,很容易拿下这些地方,百姓需要宗教信仰,那么道教何尝不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?
只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了太多的局限性,现在魏国已经统一了,一旦让军队停止战争,失去了奋斗目标的军队战斗力会下降得非常快,有可能不用二十年,军队就废掉了。
只不通过不断的战争,让军队保持着充沛的活力,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才能持久,才能所向无敌。
冉明道:“今年计划在安北军和镇西军抽调部分精锐,组建安西军,并同时成立安西都护府。先期安西军组建,采取新军军制,首先建制为三个骑兵师,四个步兵师。(前文已经写到了魏军新制,采取三三制,每师为三团,每团三营,每营三连,每连辖三个战兵排,每排七十人,一个五十人的辎重排,一个火力支援排,包括五辆九联装火箭弹(或三门火炮),十人的炊事班,一个通讯警卫班,共兵力三百九十二人。)
在魏国新建步兵师中,拥有一个炮兵营,一个骑兵营,这样的一个师,就可以独挡战役规模的战事。而在骑兵师中,也包括轻装骑兵和重甲骑兵,轻装骑兵为每人两匹战马,重装骑兵则为三匹,骑兵编制要比步兵编制要小得多。一个骑兵营只有九百战兵,加上兽医和医护、文职人员总数只有九百七十一人,这样的编制,每个骑兵师,只有九千余人。
三个骑兵师共有两万八千余人,加上步兵六万。算是四大方面军中规模最小的一个。
在削弱安北军和镇西军新建安西军之后,冉明又命令征南军和镇南军抽调精锐,组建安南军,正式攻略中南半岛。安南军因为战略性质不同,而且中南半岛又没有太强的敌人,那些土著**根本不是武装到牙魏军的对手。所以安南军编制更小。
全军一个骑兵师,三个步兵师。-content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