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start-说来说去一句话,就是未来发展的太过科幻。
沈秋生知道,即便是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,有时候都觉得科技发展速度快到有点不真实,何况九十年代初的人呢。
换做是他,如果有人说国家用不了三十年就能登上月球,甚至开始准备建造月球基地,他可能也觉得对方在胡说八道。
想到这,沈秋生不禁满心失望。
连这两位专业人士他都说不动,更别提其他人了。
半导体行业不发展,以后国内的计算机,操作系统,手机芯片,依然会受制于人。
可是能怎么办呢?
沈秋生已经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了,却还是没有用处,他只能叹口气站起来,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不多说了,也许用不了十年,你们会后悔今天没听我的。到那时,我们就算想发展半导体,也会困难重重,而且很多重要的科技都要被人卡脖子。”
“我不觉得,毕竟在巨型机研究方向,我们还是有机会追上的。”柯东亮道。
像他这样的专业科研人员,并不是很在乎商业市场,只要顶端科技跟得上,企业能不能赚到钱并不重要。
最起码在他的认知上是这样的。
以后世人的角度来看,显然是无知且愚蠢的想法,不管你的研发是针对军事还是民用,都需要经济作为基础。
民用市场被彻底占领,你怎么赚钱?
国家虽然能印钞,可如果老百姓自己没钱,你印出来的越多,通胀就越高,最后只会造成钱比纸贱的结局。
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要搞大基建,支持房地产发展,因为那是最容易让老百姓受益的产业了。
沈秋生不想看到这个局面,基建要搞,高科技也要搞,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才行!
“巨型机......”沈秋生不屑的嗤笑一声,道:“真正的计算机黑科技,是量子计算机方向,摩尔定律注定再先进的制造工艺也有极限。明明可以弯道超车,你们非得追着别人屁股跑。算了,说了你们也不懂,再见。”
说罢,沈秋生转身就要走。
这时候,柯东亮忽然拉住了他。
沈秋生转过身,却见柯东亮有些兴奋的问道:“沈先生知道量子计算机?”
他的态度,让沈秋生有些疑惑。
量子计算机最初是在十年后才开始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,又过了十几年,才有初步的研发进展,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。
沈秋生以为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那东西,但看柯东亮的表情,好似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。
“怎么,柯教授也知道?”沈秋生问道。-contentend